上级文件 学校风貌 研修管理 跨校研修 参与程度 |
11-17
2020
线下培训 线上培训 校本通培训 培训交流 |
建构多元化、立体化、生态化的教师成长体系,帮助教师形成工作、研究、学习合一的工作生活方式。
外引内培多措并举
提升教师专业素养
集体备课 上课+巡课 精练+精讲 作业批改 课后辅导 听课反思 |
集体备课+个性教案
1. 教师备课重点要放在熟悉课标、研读教材、选择教法、分析学情、指导学法等方面,并在备课材料以及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。
2. 采用12345集体备课模式。一模板:年级备课组在备课中统一使用一个模板;二教案:共性教案+个性教案;三备:备课标、备教材、备学生;四定:定时间、定地点、定内容、定主发言人 ;五统一:统一教学进度、统一教学目标、统一教学重难点、统一作业布置、统一检测。
3. 辅助管理提升集体备课效益。其一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,是教师备课的重要部分,但不得以导学案代替教师最终备课教案。其二备课组集体备课产生集体教案后,任课教师根据任课班级特点进行二次修改,生成上课教案。其三试卷讲评课、练习讲评课都用统一的讲评课模式,按课时备课。其四实行电子备课的教案,必须结构完整、栏目清晰且根据学生实际不断修订、充实。教案中必须有明显的自备或深度备课痕迹(内容)。其五规定一课时一案。其六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备课,必须留有课后反思(即后记)。课后反思的次数应不少于总备课数的1/2。
4. 规范备课的流程。备课有没有流程意识或板块意识,反映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定位和追求,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,为此,我们提出了“智慧启迪(激趣导入目标定向),智慧萌芽(多元引领自主学习),智慧共生(团队协作合作探究)+智慧发展(点拨释疑总结思变),智慧生成(创造)(科学评价反馈创新)五大教学流程,在此流程意识基础上,要求教师把“激情带进课堂”、“把微笑带进课堂”,“把趣味带进课堂”,“把思维带进课堂”和“把创新带进课堂”,课堂教学的实效明显提高。
5. 落实过程检查和考核。校行政蹲点学科组,参与集体备课活动,对学科组进行督导、视导,狠抓学科集体备课质量。教导处落实专人考核集体备课质量。学校实行周五签课制,签共性教案、签个性教案、签储备课,每周五对每位任课教师按提前一周的备课要求进行核实并签字、记录;每学月进行一次检查指导,依据每人的备课质量及节数评定等级,检查结果公示,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绩效考核。
老师上课+学校巡课
1、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,不得擅自停课、私自调课、代课等,否则一经发现作为教学事故处理。教师上课前做好一切准备。实行提前 2 分钟侯课制。不得迟到,不得中途离开教室。教师手机不得带进课堂,教师在课堂上不得做与教学无关的事,不得拖堂。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,严肃课堂纪律。教师上课要精神饱满,自觉践行新课改理念,大胆尝试新教学方法的运用。提倡教学民主,师生平等。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。
2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,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提高教学效率。
3、我校巡课制度的特点是全方位,多渠道,抓节点和找问题。既有校长每天巡课,又有教务处领导和分管年级领导的巡课,更有教导处指派专人全天候巡课,时段涵盖了教师从组织学生的早读到晚自习的辅导答疑;巡课内容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确立一个主题,如巡查教师不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;巡查教师的授课状态;巡查教师是不是提前组织教学;巡查班级上课时有没有学生爬在桌子上睡觉或者做与上课无关的事,而教师不闻不问;巡查教师的上课有没有饱满的精神状态,是否使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等。发现问题及时记载在教务处《巡课督查记录本》上,相关巡课记录会总后全校通报,并及时找相关教师和学生谈心交流,坚决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。
4、学校长期坚持“进班或视频点课活动”。根据阶段特点,随机点“五种课”:一是每阶段的起始课;二是班级薄弱学科课;三是效率较差时段课;四是学生反映教学效率不高的课;五是名优教师、骨干教师、高级教师课。
5、除了学校定期组织的校内视导活动外,也要求学校行政领导蹲点视导学科组,深入课堂听课,狠抓常态课教学,坚决杜绝不合格课,确保堂课教学效果。有记录,有反馈。学校对薄弱学科的相关教师进行跟踪听课,促其改进。
学生精练+教师精讲
每节新授课必须有适量时间训练,消化、巩固所学知识,强化双基训练。教师要精心选择习题,坚决反对乱做题、滥做题现象。教师必须当堂对学生的训练进行选择性讲评,做到有练必评,对发现的共性、个性问题及时讲解。同时教务处及时监控学科训练的质,通过校内检查、学生评教、评比等方式进行监督、考核,有过程,有记录,有实效。
作业检测+全批全改
教学质量的比拼有60%在课堂,有40%在作业的布置、批改与讲评。作业布置、批改与讲评中存在的问题,是造成教学低效的最直接原因。作业题不能全盘照搬教辅资料而不加选择,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,作业批改要求全批全改;倡导做好错题建库的工作,对具有代表性、典型性的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;作业讲评遵循遗忘的规律,及时讲评,讲评时不要求面面俱到,讲评分为不讲类,略讲类和详评类三种,对难度较大、综合性较强、错误率较高的题,要充分展示教师的思考与分析,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。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,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,并与评优晋职挂钩。
学校在坚持规范办学的前提下,组织学科质量检测,每单元结束后及时进行调研,形式可多样灵活,用好用活相关数据,分析教学得失。做到有计划,有过程,有举措,有记录。学校采用电子阅卷系统。教务处每次组织学科学情调研后都会及时做好成绩分析。学科教师利用网络大数据,及时试卷分析、学情分析、成绩分析、教学反思及改进举措。
全员引导+个别辅导
遵循“全员参与,紧盯人头,学科抓手,共同进步”的指导思想,我们实行“分层推进帮扶结对”的制度,有效开展学生的课后辅导。对优秀拔尖学生,制订了教师、学生和家长协同配合的培优计划,对需要帮扶的学生落实到人,明确责任,制定目标,不让一个学生掉队。每位教师带2—3人,做到既关心他们的学习又关心他们的思想。
学校专门统一印发了各年级帮扶结对记录薄,每学期每位老师人手一份,内容有年级帮扶结对制度、学科老师与帮扶对象的结对表、帮扶对象阶段成绩轨迹变化表、开展帮扶活动的时间、地点、帮扶内容及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等。教务处每月检查一次教师的帮扶结对记录薄,学期结束后收缴存档,对帮扶结对工作表现突出效果显著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。
各年级开展提优补差,利用晚自习时间采用辅导答疑为主的方式辅导。各年级要根据各班级学生实际,制定提优补差辅导计划,明确辅导任务,抓实辅导过程,确保辅导效果,并对辅导工作定期考核检查。对典型学生的辅导要有必要的记录。
勤于听课+主动反思
学校领导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,带头深入课堂。每次听完课都及时和教师交流与沟通,并检查听课教师的备课本和作业批改情况,听完一节课,要即时交流沟通。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,对薄弱学科的相关教师采取指导后回头推门听课的方式,直到达到学校要求为止。
鼓励任课教师同学科互相听课切磋技艺,跨学科听课取长补短。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,并认真按要求填写听课记录,撰写听课反思和建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