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浙江学习汇报 二维码
1
记浙江学习汇报 欧凤玲 序言: 积极的心态像太阳,照到哪里哪里亮! 人与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,但这种差异却往往造成了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。有句格言:环境不会改变,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。我把这句话稍作一改动: 改变自己,改变环境。 一、学到了什么: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习了关于杭州基础教育曹宝龙的《核心素养课堂目标体系》;上海师范大学王洁的《课例研究》;杭州基础教育省教研室张丰《从课程改革看课程改革的本质》;浙江大学盛群力的《掌握教学设计》等专家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教学策略研究。 要点一:社会对人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。更注重适应能力、创新性能力培养、团队能力、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。 要点二: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劣势的分析。基础知识训练到位,但呈现训练过度,答题模式的公共表达,学生没有自我表达;基于实际的能力弱,创新能力下降,学习动力不足,尖子生培养的不到位。 要点三:课程教学的改革,更倡导学生从学习的跟班到学习的主人,核心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。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、自我展示过程。 要点四: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对未知世界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。综合性核心素养指的是批判性思维、沟通能力、创造性、 跨文化交流。 二、 想到了什么 为期一周的学习,想到了当前坐井观天的教育观念太封闭,出去一走感觉豁然开朗;但外面的世界并非理想的教育桃源。 1. 浓浓的升学竞争氛围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大,国内发达城市的教育观念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各大中小学的竞争为抢生源的大战仍然很激烈。专家们一边在高举着培养核心素养的旗帜在呐喊,但走入浙江两所中学,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浓浓的升学竞争氛围。除实验班的教学是在录播室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,学校内的其它班级仍然是单人单桌的学习模式。孩子们的课桌内,课桌边、书包里摆满了各种不同的教辅资料。当我驻足楼梯间观察孩子们的时候,经过了一拨又一拨孩子,它们中间有5位同学向陌生的老师问好,其余的都一个接一个匆匆赶往教室里了,感觉时间抓的很紧。(想到了我们学校大课间活动,虽然校园小,但是课间操项目多,丰富多彩,时间足够。) 2. 学校文化底蕴深厚。杭州高级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使得校园底蕴深厚。如“享誉全国的江南名中”“学校校史”“学校发展史”“与时俱进的百年名校—历任校长及任期”“院士墙”等。(我们学校有关于校园发展史的开放的文化长廊或者文化墙,让校园里无声的文化展示学校底蕴与传承) 3. 教师内部机制的引领,教育的传、帮、带方面氛围浓。 4. 分层次编班,有利于学科教学及打造学校特色。杭州中学采取了多层分班法。对学生按每班1——8名梯队进行全年级综合分层分班教学。 三、 几点建议 1. 打造书香型校园,落实学生自主阅读(不是课堂阅读)。让每一位孩子都热爱读书,让孩子因为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而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。鼓励教师阅读,特别是让年轻的教师通过阅读而成长起来。 2. 特色教育不仅是通过活动带动。应该是常态化的特色建设。本期学校新闻栏目开设的很好,校园好人好事,新风尚的开放有待彰显。(比如学生会、团委会每周应有专栏对我校学生在校内外正能量的东西多加报道) 3.按层次分班教学,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。向社会宣传,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,你的孩子该在什么班就在什么 班。这个仅供参考。 4. 让老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,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。 5. 提高教育质量方面: (1)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教研,禁忌太多,反而手足无措。 (2)教师的理念应该守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理念,目光长远,注重基础知识的测试,更要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,品格的塑造。 (3)点课模式很好,是否每周教学工作总结的时候,优秀的课例予以表扬。(或者在每周播报方面,把教导处工作,对教师优秀的课例用图片或视频截取片段展示给学生。) (4)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,应有可持续的推进和投入,除了严格的教学次序的管理之外,应加大教师在教育科研及教育质量方面的奖励措施。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,对教师的考核层次要求也应该不同。 (5)提高教师在校内外参赛获奖的奖励额度,按照获得奖励的等级,既对教师本人予以奖励,也对备课组予以奖励,并且在校内外做好宣传。
|